跨国公司加码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经济日报
近日,跨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年一度的公司行业峰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以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虽是加码国内行业盛会,但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参与。中国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电动“国际视野”,不仅折射出行业热度,汽车也凸显了相关跨国公司十分看好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市场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在论坛期间指出,跨国电动化和数字化推动了汽车工业和能源行业的公司进一步融合,加强跨行业合作是加码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高乐认为,中国唯有通过行业、电动政府和全社会的汽车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良好条件,市场才能真正实现汽车行业的跨国转型。
电动汽车持续发展离不开充电网络的扩充,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与汽车架构的发展保持协调。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截至今年2月底,宝马联网的公共充电桩达38万根,包括20万根直流快充桩。2020年,宝马首个“充电、光伏、储能三合一”能源示范站在北京落成,可利用和回收电池为车辆充电,其产生的电能还可以供经销商运营使用。未来3年,宝马计划将类似的能源站增加到100个。
外资入局,意味着国内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前景,同时也将刺激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大相关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伴随“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和多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落地,国内汽车行业积极拥抱电动化变革,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显现出巨大能量,成为产业新旧动能转化和促进消费的“顶梁柱”。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也让部分跨国公司瞄准了配套软件服务。松下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松下电器集团CEO楠见雄规在论坛上表示,去年11月,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公司与保险、三井住友海上保险签署战略谅解备忘录,将联手打造针对电动汽车的专属保险和服务。希望通过松下在电池领域积累多年的技术和保险公司的专业能力,打造全新的电动汽车领域服务模式。
楠见雄规说,“未来,希望与物流、电动汽车租赁业、电池交易和回收、二手电动汽车买卖等产业链的企业开展合作,为中国市场电动汽车生命周期总价值最大化作出贡献”。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蕴含的机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持续深耕。与会的跨国公司代表们一致认为,作为全球电动汽车的主要产销国,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推动汽车与交通产业低碳化转型的共同目标下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责任编辑:知识)
- 北京新增913例,社会面148例!倡导非必要不离京
- 美大法官谈堕胎权丨罗伯茨:“罗诉韦德案”已盖棺定论
- 欧洲机场员工严重短缺 今夏空中交通面临中断风险
- 北京5地升级中风险
- 线上订单翻倍增长,生鲜电商跨区抽调骑手保供给
- 三菱电机,承认了!数据造假40年!涉事产品或流入核电站,“日本制造”招牌蒙灰…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3月下降,房地产业指数微升
- 柯瑞文:发挥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作用 持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最快”图数据库开源,TuGraph开启新里程
- 拉美观察丨卢拉VS博索纳罗 巴西总统大选牵动拉美政局走向?
- 八年沉浮:个人系的公募搏斗 泓德基金靠邬传雁 中庚基金靠丘栋荣
- 全国17城首轮集中供地冷热分化,流拍率下降,国企“托底”作用突出
- 投洽会首设项目资本对接馆
- 百亿投资、并购存疑,又一独角兽陷入内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