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金融纾困力度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4月29日召开的专家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用好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各类工具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货币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强金融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纾困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力度提前量和冗余度。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专家政策近期计划推出的用好货币政策工具丰富,包括科技创新再贷款、各类工具普惠养老再贷款、货币支持交通物流领域的加强金融再贷款等一系列结构性工具,叠加4月份的纾困降准,近期的力度货币政策组合较为积极。
明明认为,专家政策会议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与面临的风险挑战作出判断,在此背景下如何去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是下一步政策的要点。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也应提前谋划增量工具,也就是政策要提前、要有一定冗余度。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经营压力较大,应加强对其金融纾困力度,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做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展期或续贷等支持。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灵活应对,通过通过“总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确保货币总量适度平稳增长,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优化融资结构,为企业纾困,稳定市场预期。在他看来,国内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要有力度,更要“对症下药”、讲求质效;既要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与促改革之间的关系,又要实现内外均衡。
日前,人民银行公布多项再贷款工具的设立计划,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1000亿元再贷款投放到交通物流领域等。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4月2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
上述再贷款工具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激励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科技企业、养老机构、交通物流企业等特定领域的定向支持。
(责任编辑:百科)
- 前8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涨0.14% 宁波、西安、成都涨幅居前
- 大开眼界!独家探访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 又是风险披露违规,准百亿私募雪杉基金“双罚”
- 立陶宛:可能是俄罗斯干的
- 小米外翻折叠屏原型机曝光 或因耐用性未能量产
- 不婚单身女性可试管生娃?吉林省20年前出台扶持政策,受益者几乎为零
- 美图联合北京工商大学推出化妆品科技创新平台,提供个性化护肤解决方案
- 天津海鹏拟4.9亿美元出售华夏基金10%股权,中信证券放弃优先购买权
- 三部门部署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 克里姆林宫表态:只要乌克兰投降,俄军行动就可结束
- 农业农村部召开早稻病虫防控视频连线会 要求紧盯病虫监测抓好防控措施落实
- 万科郁亮:现在行业需要信心,不需要再去警醒
- 美物科技2022财年H1总营收下降84.45% 净亏损扩大至553万美元
- 李迅雷:打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定量评价体系